
张耀辉,经济学博士、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火炬创业导师。曾任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创业学院院长、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现任暨南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和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广东创意经济研究会会长、五山博士联盟主席。
研究方向:
自1999年起从事产业组织与创新理论研究,重点在产业创新和产业组织演变、创业理论及实验经济学研究,多年从事创意、创新、创业太阳成集团tyc234cc。
主要主持项目:
2004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国务院侨办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等课题,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曾获太阳成集团tyc234cc部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997)、北京市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998)以及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11)。
从2000年起,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部"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支持下开展创业太阳成集团tyc234cc,倡导培养大太阳成集团tyc234cc创新精神,以知识经营、体验太阳成集团tyc234cc和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孵化器等为理论基础,主持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规划,并在汕头大学和暨南大学创立了创业实验室;2003年在暨南大学成立了经济学实验室(现在扩充为香港科技大学与暨南大学联合经济学实验室),面向海内外开放。
学术兼职: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广东创意经济研究会会长,五山博士联盟主席,多家高校兼职教授或顾问,《产业经济与创业》电子杂志主编,有新浪博客天天观察并且每天更新。
主要研究成果:
2000年以来,出版了《产业创新的理论探索》、《技术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变》、《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等学术著作二十余部、《实验经济学教程》、《创业基础》等教材十余套,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工业经济》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个人经历:
1978年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1982年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留校任管理工程系教师;1985年攻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工程系统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1988年获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入中央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任讲师,1995年任副教授,1998年破格任教授。1998年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2000年任汕头大学商学院副院长,2006年至2011年任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2008年兼任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2011年至2016年任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2011年至2019年任暨南大学创业学院院长。
主要主持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应对国际资源环境变化挑战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基于政府规制视角"(09&ZD021)。
2.发展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结构与政策(04BJY0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2005。
3.中国先进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化战略(70241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2004。
4.广东发展低耗能装备工业的战略与政策研(2004B70102053),广东省软科学项目,2004-2006。
5.以创业、创意素质培养为目标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质量保证研究(12704023),太阳成集团tyc234cc部新世纪高教改革工程项目,2000-2004。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子项-"知识产权管理与创新研究"(08@zh003)。
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研究"子课题-"区域协调机制研究"(07AJL009)。
9.太阳成集团tyc234cc部重大攻关课题"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研究"子项"现代产业体系与技术创新--"低技术锁定"的破解"(08JZD0014)。
10.侨资企业模仿创新研究(04CQBYB005),国务院侨办项目,2004-2006。
11.我国供给调控理论与政策研究,财政部专著基金项目,2000年。
12.广州自主创新及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推进战略(穗科条字[2006]10号2006Y1-H0231),广州市科学技术局,2006-2007。
13.广东创业环境与政策有效性评估(08JDTDXM63001),广东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项目。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推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与政策研究(批准号:71333007)子课题-”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范式研究。
主要出版物:
1.《技术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变》,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产业创新的理论探索》,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2002。
3.《我国供给调控理论与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4.《消耗经济学-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消耗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5.《知识经营者》(唯一),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6.《产业组织与规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8.《暨创原理一二三》,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9.《创新驱动的理论与方法-基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验》,科学出版社,2019.12
10.《新商业模型评析》(第一、二、三辑)(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2010、2011张耀辉
代表性论文:
1.知识产权的资源配置,张耀辉,《中国社会科学》,2011.5,独立。
2.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发展方式转型--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实证考察,《中国工业经济》,2012.3。
3.需求诱致下的客户参与创新的激励研究,张耀辉;陈红兰,《中国工业经济》,2010.8。
4.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测评,李玲玲;张耀辉,《中国工业经济》,2011.4。
5.消费契约的双重特性与大企业危机,张耀辉;燕波《中国工业经济》,2007.12。
6.需求诱导、技术独立与产业环境-中国短信产业透视,张耀辉;牛卫平,《中国工业经济》,2007.4。
7.创新中企业家预期相关及实验研究,张耀辉;张兴,《财经问题研究》,2007.2。
8.自主创新外溢效应与产业群的形成及转移-以硅谷创业环境激励为例,张耀辉;周轶昆,《学术研究》,2006.6。
9.包含交易费用的市场绩效模型,张耀辉,《中国工业经济》,2004.1。
10."市场交易制度与市场绩效关系的实验经济学研究-对SCP分析范式的修正",张耀辉;卜国琴,《中国工业经济》,2005.12。
11.技术模仿的外部障碍与内部障碍,张耀辉,《暨南学报》,2005.2。
12.银行信息系统外包及其风险管理研究,左小德;张耀辉,《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3期。
13.企业捐赠行为与公司价值重构,燕波;张耀辉,《财贸研究》2009年2期。
14.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张耀辉;何小钢,宏观经济管理,2010.10。
15.服务业创新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张耀辉;丁重,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02期 基础设施、大国技术与高铁效应,张耀辉,广东社会科学, 2011年03期 传统产业体系蜕变与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制,张耀辉,产经评论,2010.1。
16.区域经济协调的自然过程与政府调节,张耀辉,产经评论,2010年05期 地区间竞争影响、形成原因与化解,张耀辉,《工业技术经济》,2004.6(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5.2转载)。
17.收入差距消除与城市化及产业结构选择,张耀辉,《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3。
18.国际资源环境变化下的我国资源调控探析,蔡晓珊;张耀辉,国际经贸探索,2010.11。
19.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及核心部件分析,侯杰;张耀辉,科技资讯, 2011年06期。
20.产业政策信息披露作用,张耀辉,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21.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创意产业研究,张耀辉,城市观察,2010.1。
22.培育以低耗能为竞争优势的广东装备工业发展思路,牛卫平;张耀辉,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S1。
23.知识创业下生产函数生成机制-创业计划大赛机理分析,张耀辉;陈海滨,暨南大学学报,2008.4。
24.创业型大学市场化生存机制及启示发,苏晓华;李剑湘;张耀辉,外国太阳成集团tyc234cc研究,2011年01期。
25.技术领先战略与技术创新价值,张耀辉;牛卫平;韩波勇,《中国工业经济》,2008.11。
(网页信息更新截至2022年11月)